4月19日下午,我校特聘教授、西北工业大学二级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孙浩教授来校作题为“国家级课程建设路径探索与实践”的专题报告。本次活动由数学与统计学院丁剑洁院长主持,学院专任教师及其他学院骨干教师代表参加。

作为我校数学系1990届杰出校友,孙浩教授以“饮水思源”开篇,深情回顾了自己从母校出发,经过40余年的不懈努力,一路拼搏奋进,成长为国家级名师,并最终取得卓越成就的成长历程。其“以实践为锚点、以创新为引擎”的成长轨迹,生动诠释了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担当,引发了与会教师的强烈共鸣。

在报告中,孙教授立足国家课程改革政策导向,系统梳理了国家级课程建设的四次迭代升级过程,通过政策解读与案例剖析相结合的方式,既阐明各阶段核心特征,又解读了新时代“智慧课程”建设标准。他以《概率论》课程改革为范例,通过“假设检验”“几何分布”“直线上的随机游动”等六个典型案例,直观呈现“让数学动起来”的创新实践。孙教授提出的“实践引兴趣、兴趣带学习、学习提素养、素养促发展”的课程建设思路,为突破传统教学困境提供了可复制的解决方案。互动环节中,与会教师就智慧教学平台应用、课程思政有机融合等热点问题展开深度探讨,现场学术氛围热烈。
本次报告会呈现三大显著特色:一是搭建了“校友反哺-校际联动”的学术交流新范式;二是构建了“理论引领-实践示范”的教改指导体系;三是形成了“学科交叉-协同创新”的教研共生机制。与会教师普遍反映,孙教授的报告既有战略高度又具有实操价值,学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名师引领,全面推进学院内涵式发展,为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应用型人才夯实育人根基。
(供稿:数学与统计学院 校友会 教务处 撰稿:王锦瑞 责任审核:丁剑洁 吕银芳 崔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