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上午,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心理学家、剑桥大学克莱尔学院院士尼古拉·克莱顿(Nicola Clayton)教授应邀来到我校长安校区,为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具身认知:用羽毛和触手思考——通过心理时间旅行假说研究与理解非人类意识》的精彩学术讲座。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重点学科负责人曲苒教授主持讲座。
克莱顿教授以其在西方灌丛鸦领域开创性的“心理时间旅行”研究而享誉学界,在Science、Nature、Neuron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本次讲座,她以此为切入点,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具身认知”这一前沿理论。她指出,认知并非仅仅发生在大脑中的抽象计算,而是深深植根于生物体的身体结构、感觉运动系统以及与环境的互动之中。她用生动的比喻“用羽毛和触手思考”形象地说明,不同的生物因其独特的身体形态(如鸟类的羽毛、章鱼的触手)和生存方式,演化出了截然不同的认知世界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讲座中,克莱顿教授重点分享了其团队对西方灌丛鸦的长期研究成果。这些聪明的鸟类能够记住食物存放的地点、种类,甚至能够预测食物腐败的时间,并据此规划未来的行动——例如,将易腐坏的食物转移到更隐蔽的地方。这种行为表明它们不仅拥有对过去的记忆,还具备对未来进行模拟和规划的能力,即“心理时间旅行”。克莱顿教授论证道,这种复杂认知能力的出现,是与鸟类适应多变环境、需要储备食物的生存挑战紧密相连的,是“具身”于其生存需求的完美体现。
她进一步将话题延伸到章鱼等无脊椎动物,探讨了这些与人类亲缘关系甚远的生物如何通过分布式的神经系统和灵活的触手,展现出令人惊叹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学习行为。克莱顿教授强调,理解非人类意识的关键,在于放下“人类中心主义”的视角,承认并尊重认知的多样性。通过“心理时间旅行假说”这一科学工具,我们可以跨越物种的鸿沟,更客观地探索不同生命形式内心世界的丰富性与复杂性。
本次高水平国际学术讲座不仅拓宽了师生的学术视野,也极大地促进了我校国际学术交流氛围营造。参加活动的师生纷纷表示,克莱顿教授的讲座如同一场思想的盛宴,激励大家以更开放、更包容的态度去探索心智的奥秘,并对未来在相关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供稿:国际交流与对外合作处 撰稿:朱红 图片:朱红 责任审核:潘炳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