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上午,院长王志刚、副院长文明、院长助理李保新带领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到生物工程研究所和立项建设中的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学前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就我校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进行专题调研。
王院长一行实地考察了生物工程研究所产品展室和实验室,随后在学前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会议室召开了调研座谈会,座谈会由副院长文明主持。
在听取了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翟文俊教授、学前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关于两个机构工作基本情况的汇报后,副院长文明就研究中心建设提出相关要求,院长助理李保新就地方高校如何加强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王志刚院长就我校的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发表了讲话。
王院长充分肯定了生物工程研究所近年来取得的发展成就,研究所瞄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开展应用技术研发,直接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谈到生物工程研究所下一步发展,王院长提出了“三个加大”和 “一个目标”的要求。“三个加大”即:一是要加大校企合作力度;二是要加大研究团队建设力度,充分整合校内外研究力量;三是要加大实验室的建设力度。“一个目标”:即生物工程研究所要建成省级重点实验室。
王院长指出,学前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能够在短时间获批立项建设陕西(高校)人文社科基地,成绩来之不易,要高标准建设、高质量推进中心各项工作。王院长要求该中心目前要认真抓好几项具体工作:一是要面向校内外公开选聘基地主任;二是要按照立项建设任务书的要求,明确中心中长期发展目标;三是要依托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优势,凝炼好特色方向;四是要优化整合校内外研究队伍,汇聚高端人才,形成科研团队,力争将中心打造成国内一流的学术交流平台;五是要产出一批具有标志性、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圆满完成建设任务,确保顺利通过陕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立项建设期满验收并正式挂牌。
最后,王志刚院长就我校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提出了三点明确要求:一是要深刻认识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在大学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指出,学科实力和水平代表着一所大学的办学实力和水平。学科建设是一所大学的龙头工程。大学建设、学科为重;学科建设,队伍为重;队伍建设,领军人物和团队为重。学科建设是内涵建设的根本。二是要深刻认识、把握和运用学科建设发展规律。王院长强调,学科建设必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必须从学校自身实际出发,发挥传统优势,有利于增强学校的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有利于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学科建设的思路是要做精基础学科、发展应用学科、做强特色学科。特别是要加强应用学科建设,开展应用学科研究,把应用学科建设和应用学科研究的成果及时转化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优势。三是如何加强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从学校层面来讲,王院长要求做好六方面工作:即要树立“学科兴校、科研强校”的理念;要明确学科建设的目标,就是要围绕创建大学前教育特色建设目标,建设一个重点突出、优势明显、结构合理、相互支撑、水平较高、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和学科群;要完善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的管理体制机制,重奖高层次科研项目和成果;要发挥好省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校级重点学科科研平台的示范引领作用;要充分发挥学科、学术带头人及中青年学术骨干的带头作用,是名校必有名师,名师必成就名校,要启动高层次人才建设工程,完善选拔考核管理办法;要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科研环境。全校要营造服务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的浓厚氛围。从各学科层面讲,王院长提出了五点要求:①凝练学科方向。②整合学科队伍,形成“学科带头人+团队”的学科队伍建设模式。③建设好学科平台,要建设好已有的平台,同时将根据实际再组建一些科研机构。④培育学科特色。⑤申报并获批更多高层次科研项目,产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党政办、科研处、教务处、人事处、财务处、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图书馆、教育科学研究部、学报编辑部等部门负责同志陪同调研,并与两个研究机构进行了互动交流。
(科研处 供稿)

王院长一行考察了生物工程研究所产品展室和实验室

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翟文俊教授汇报基本工作

学前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汇报工作

与职能部门互动交流

王院长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