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辅导员队伍建设,促进跨学院经验交流,4月22日上午,由党委学工部主办,生物食品与化学学院承办,人文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体育学院共同参与的“光影悟教育,共筑育人梦”辅导员沙龙观影活动在积学楼B203会议室圆满举行。来自4个二级学院的党委副书记、全体辅导员与学工部教育管理科各位老师齐聚一堂,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育人探索之旅。活动由生物食品与化学学院彭晓江主持。

辅导员,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是学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主要力量。他们肩负着培养学生品德、引导学生成长、助力学生成才的重任。在日常繁忙的工作中,他们不断探索教育方法,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努力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本次辅导员沙龙借助电影这一独特而富有魅力的艺术形式,开启一场别样的教育探索之旅。通过集体观看电影《老师·好》,引发辅导员对教育理念、学生心理、师生关系等多方面的深入思考,提升其教育素养与专业能力。为辅导员们提供一个放松身心、增进交流的平台。
电影《老师·好》中的故事发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南宿县,优秀教师苗宛秋来到南宿一中高一三班,与“熊孩子”们展开了一系列斗智斗勇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苗老师逐渐理解了学生们的难处,学生们也感受到了苗老师的关爱。然而,高三时苗老师因帮学生补习被检举停职,学生安静骑车为他求情却遭遇车祸。最终苗老师复职,但他因安静的事深感愧疚,在毕业前一天不告而别。苗宛秋老师形象鲜明,既有严厉、古板、专制的一面,又有真心关爱学生、为学生着想的仁爱之心,影片突破了以往对教师形象的单一塑造,展现了更真实的师生关系。苗老师内心深爱着学生,他会在学生遇到困难时默默帮助。在学生生病时关心照顾,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学生们的成长。这种关爱也让学生们对老师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参加本组沙龙活动的全体辅导员老师们沉浸于影片之中,通过生动的教育故事与鲜活的人物形象,共同感受教育的温度与智慧。观影结束后,各学院的辅导员自发交流观影感悟,碰撞出初步的思想火花。大家围绕“影片中的教育场景对日常工作的启发”“学生心理需求与师生关系构建”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人文学院、生物食品与化学学院辅导员结合专业特色,分享了以人文关怀、科技强国促进学生成长的经验;信息工程学院老师从科技赋能教育的角度,探讨了新时代学生管理的创新方法;体育学院代表则结合学科特点,提出以体育精神塑造学生品格的实践路径。交流中大家思想的交锋与融合不断深化,纷纷表述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坚守教育初心与责任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个学生;用关爱和尊重走进学生内心;不断创新教育方式方法;以身作则,树立榜样,为学生的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此次辅导员沙龙观影活动,打破学院壁垒,搭建了多学科、跨领域的交流平台,不仅助力辅导员拓宽教育视野、提升专业素养,更推动了校内育人资源的深度整合。今后,4个二级学院将继续深化合作,探索更多创新形式的辅导员成长活动,为学校学生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供稿:党委学工部 生物食品与化学学院 撰稿:彭晓江 责任审核:薛晓娟 高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