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公布了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获奖名单,我校参赛项目《非你莫黍——一种黍的小分子乳的创造者》获高教主赛道铜奖,是学校参赛以来首次获得国家级奖项。
“非你莫黍”项目团队在原有的黍米发酵基础上,采用“酶+菌”协同发酵技术降解黍米大分子,提升甜菜碱等活性物质含量,成功研制出了黍米乳及其相关系列产品,结合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为儿童提供营养健康的食品。项目受到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等领导关注,多家媒体进行报道,发表论文3篇(其中包括1篇sci),申请专利6项;目前已与数十户农民签订黍米原料供应合同,与6家企业签订产品购销合同,成立黍香糜(陕西)食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切实推动黍米乳的生产与经营。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由教育部等12个部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上海交通大学与闵行区人民政府承办。今年共有来自国内外153个国家和地区的5406所院校、514万个项目、2084万人次报名参赛。大赛坚持“我敢闯 我会创”的赛事主题,深入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着力培养敢闯会创的有为青年人才。
一直以来,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原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组织参赛工作,持续将大赛作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在团队建设、成果转化、孵化政策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自去年3月起,学校就启动了本届大赛的项目培育与备赛工作。教务处与各二级学院密切配合、协同推进,通过政策解读、专题培训、训练营、模拟赛等多种形式,多次邀请校内外专家围绕项目逻辑、内容凝练、模式构建开展精准培训、靶向提升,并对晋级国赛的项目团队进行培训打磨和针对性指导,提升参赛项目质量。
下一步,学校将继续秉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的双创育人理念,充分发挥科教融合、校企协同优势,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全方位、多维度、多举措推进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深入开展。同时,继续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等标志性活动为抓手,坚持赛创融合,利用参赛经验提升参赛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积极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加强对项目的培育和孵化,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向更高层次和更高水平发展!
(供稿:教务处 撰稿:高云 责任审核:李明军)